更多

服务指南

MENU
首页» 竞赛活动

2025年“枫叶优体”杯辽宁省大学生“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创意项目大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5年“枫叶优体”杯辽宁省大学生“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创意项目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1.以赛促学,培养关注“儿童领域”的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辽宁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聚焦“互联网+”背景下儿童教育与生活,探索新时代儿童发展领域的创意及应用,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需求,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2.以赛促教,探索“跨领域、跨学科”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与一流专业的课程建设相结合,以大赛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大赛为契机、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跨领域、跨学科的素质教育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均可参与。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2.申报以学生团队为单位,每个团队由2-4名学生组成(包含负责人在内,不超过4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由团队负责人在大赛平台注册,并添加团队成员。

每个团队需由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组成,可跨专业自由组合。每名参赛选手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且不可同时作为成员参与其他团队。如不担任负责人仅作为成员参与其他团队,不得超过两个。

3.避免一题多报、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内容

鼓励参赛选手应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儿童·生活·环境”各领域深度融合,发挥创新能力,体现创意智慧,设计新方案、新产品、新作品、新活动。

本次大赛分为4个竞赛组别:

(1)“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产业创新企划组

儿童教育模式的创新、转型、升级规划;儿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构建探索;儿童服务供应链改革等领域的企划方案等。

(2)“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产品设计研发组

设计、研发与儿童生活、儿童文化教育、儿童游戏、儿童艺术、儿童健康教育、基于儿童的传统文化等相关的各类创意新产品。

(3)“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环境规划设计组

对幼儿园、早教中心、托幼机构、家庭、社区内的儿童教育环境、生活环境、游戏环境等进行环境创意与规划。

(4)“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儿童特色活动开发组

主动对接新形势下行业需求,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聚焦儿童多学科多维度活动设计与研发,探索形成学校(幼儿园)、社会、家庭可广泛应用的理念、方案、资源。

注意:参赛选手应于9月26日24:00报名截止前在平台提交设计方案等文本材料及相关佐证材料(申报书中的指导教师意见、签名,所在学校推荐意见和盖章请务必填写完整)。同时听自己学院通知在规定时间上交附件2给自己所在学院。

2.竞赛方式

(1)初赛

①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做好大赛的宣讲工作,鼓励更多师生踊跃参赛。指导学生提前组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联系指导教师,主动学习借鉴以往国家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成果,熟悉本次大赛的申报规则和相关文件。

②各学院收到通知后,自行组织学生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注册、申报,平台已完成改版升级,具体可在系统资源下载查看。

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将聘请校外专家对本校各个参赛项目的设计方案及设计成品视频、图片等相关佐证材料进行评审打分,教科院校赛负责教师在平台完成审核、推荐,并填报附件2、附件3、附件4,填报项目数量、内容应与平台保持一致,附件3推荐入围复赛项目须按照初赛分数高低进行排序。

(2)复赛

①专家初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上评审。每个项目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②专家复审:大赛评审委员会对评审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项目,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根据初审、复审评分,按照分数高低排序,确认参加决赛的团队和项目。决赛名单确认后通知参赛高校相关联系人。

(3)决赛

本次辽宁省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按照评审规则,结合辽宁省各参赛高校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大赛评审规则。

①决赛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入围决赛的参赛队须按照决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决赛,决赛分为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

②参赛选手展示与答辩程序:展示及说明时间3分钟,答辩时间3分钟。答辩内容为项目创意与设计方案、项目特色、项目应用等,并由专家进行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项目答辩成绩。专家评委评分,通过分数高低排名,确认奖项名次。

③决赛将根据各竞赛组入围数量进行分组,按照指定顺序进行路演展示及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④各团队须准备计划书、路演PPT等。

3.竞赛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1)时间安排

初赛:截至2025年9月26日

复赛:2025年10月24日-11月2日

决赛:2025年11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报名方式

①此次大赛须通过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实现竞赛的注册、报名、申报、评审、获奖等全流程管理(可在平台资源下载查看培训手册)。

②初赛报名:各团队负责人登录平台,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注册,查看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填写项目信息。请各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在9月26日17:00前上报附件2给校赛负责人(电子版以学院名+枫叶优体报名表命名后上交负责人邮箱jkycyb@163.com)。

③复赛报名: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专家对初赛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参加复赛的项目,校赛负责人完成在平台上的审核、推荐工作,复赛报名表须按照初赛分数高低进行排序。

④推荐评委:校赛负责人将推荐评委信息汇总表电子版(附件4)发送到指定邮箱。

⑤发送邮件: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校赛负责人于10月13日之前将初赛项目备案汇总表(附件2)、复赛报名表(附件3)、推荐评委信息汇总表(附件4)的文件夹以“学校名称”命名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赞助单位:沈阳市铁西区枫叶优体幼儿园

(二)组织形式

1.由大赛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与实施。每个参赛高校推荐2名评委。各校推荐的评委进入评委库,决赛评委从评委库中抽取。

2.大赛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及仲裁委员会,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3.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比赛的协调和落实工作。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参赛项目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儿童·生活·环境”相融合,设计新方案、新产品、新作品、新活动;发挥互联网在儿童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促进互联网与儿童教育的相融共生。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

4.参赛项目需紧密结合本次大赛的主题“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选择相应组别提交参赛材料,鼓励参赛队跨专业融合,大胆进行创新设计。参赛选手所学专业不限,但参赛项目的内容、形式要符合相应组别的要求。

5.此次大赛初赛、复赛须通过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实现竞赛的报名、审核、评审、上报、获奖等全流程管理。各高校校赛负责人做好管理共享平台的培训工作。

6.决赛采用线上路演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路演时间3分钟,答辩3分钟,时间到将立即终止答辩。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评审方式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决赛二级赛制。校级初赛由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组织,复赛、决赛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大赛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企业、投资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大学科技园、公益组织、参赛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等作为成员,负责各高校推荐复赛项目的函评及决赛的评审工作。

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协办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2.评审要点

2.png

(三)奖项设置

大赛设学生奖、优秀导师奖

1.学生奖

四个竞赛组别均设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各组别实际参赛作品数量的10%、20%、30%。

2.为一等奖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导师奖(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为1-2人;可为学校导师或行业导师)。

(四)申诉与仲裁

1.参赛者须保证对其参展作品所涉知识产权负完全责任,参赛及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它侵权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展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及获奖证书。

2.为使竞赛公平、公正、透明,大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不受理。举报受理原则上由大赛组委会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裁决。

四、其他

(一)校赛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 季坤、郝明晶

联络方式:19119242437、15042293870

邮箱:jkycyb@163.com

校赛群二维码(请指导教师和一名负责同学入群):

3.png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1.决赛前准备:决赛项目分组情况将通过省共享平台或本次大赛QQ群(QQ群号码:834530364)及时发布,各校负责人需留意查看并告知参赛项目负责人按规定时间参赛,过时视为放弃比赛。

2.比赛形式:大会根据项目申报情况,随机安排四个组别的决赛顺序,所有参赛团队按顺序依次参赛。

3.答辩规则:决赛答辩每个项目展示时间 3 分钟,问答时间不超过 3 分钟,每阶段结束前 1 分钟会有工作人员提示,时间结束将立即终止答辩。

4.身份校验:答辩学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以备身份核查。(注意:路演与答辩时不可透露个人和学校等相关信息。)

5.候场须知:比赛当天上午 7 点开始进入腾讯会议等候室做准备工作,8 点正式开始比赛,请参赛团队按比赛顺序提前做好准备。

6.成绩确认:组内出现分数并列的情况时,本组评审专家投票决定。项目的评委打分表由每位评委签字确认,项目最终成绩排名表由评委组长及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委员签字确认。

附件:

附件1:竞赛项目申报书(模板)

附件2:初赛项目备案汇总表

附件3:复赛报名汇总表

相关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