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服务指南

MENU
首页» 竞赛活动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

一、竞赛章程

(一)竞赛名称

202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

(二)竞赛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我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推广基于智慧农业实践的创新型科研成果,推动农业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竞赛内容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本届大赛紧密围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五大农业核心领域展开。鼓励参赛团队聚焦(但不限于)辽宁省2025年重点发展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海参、人参、草莓、蓝莓、樱桃、盘锦大米、河蟹、食用菌、小粒花生、梅花鹿等,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届大赛设置三个赛道:

A类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针对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全过程智慧化生产与管理提出解决方案。参赛作品可以是具有较强的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解决方案、服务或管理系统。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内容的项目书,内容包括:政策背景、市场现状、行业背景与痛点分析、解决方案、创新思想、应用前景、潜在价值等,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

B类智慧农业创新技术:应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智能算法等解决农业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参赛作品可以是新技术、新方法并能够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与硬件产品。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内容的可运行的创新技术(硬件或软件)的演示视频和项目书,其中项目书包括:行业背景与痛点分析、关键技术与方法、创新思想、应用场景、市场前景、产业价值等,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C类智慧农业创业实践:用智慧农业的思维理念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能够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一定效益。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内容的项目书,其中包括:政策背景、市场现状、行业背景与痛点分析、产品方案、商业模式、产业价值等,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四)参赛对象及要求

1.辽宁省内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均可参加。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多于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每个团队只能参加1个赛道,且只能提交1个项目;每名学生如果作为团队负责人只能参加1个团队,不得再加入其他团队;如果以非团队负责人身份参加比赛,参加团队数量不限制。

3.每个参赛项目的指导教师数量为1-2名,作为第一指导教师只能指导1个项目参赛,指导项目超项的取消参赛资格,请参赛院校务必做好审查工作。

4.参赛团队提交的项目材料及现场演示所用PPT均授权竞赛组委会作为大赛资料进行存档及可能组织的展示活动。

5.参赛项目不得涉嫌作弊行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涉嫌知识产权纠纷,不得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

6.在往届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项目,不允许再次参加本次竞赛。

7.由二级学院统一组织参赛上报,不接受个人报名。

二、竞赛规则

(一)竞赛要求

1.报名参赛遵循以下要求:

(1)以各学院为参赛单位组织统一报名;

(2)同一件(系列)作品在一届大赛中只允许参加一个赛项;

(3)参赛作品报名后,相关信息(包括作品名称、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等)不得更改。

2.参赛作品内容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

(2)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3)参赛作品须按要求使用大赛官方标识,且符合赛事的其他相关要求。

(二)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大赛分报名及校园选拔赛、省赛初赛、省赛决赛四个阶段。

(1)团队报名阶段: 9月2日-10月12日。校内宣传动员,组织参赛团队报名。

(2)校园选拔赛阶段:10月13日-10月23日。校内组织校园选拔赛,推荐优秀团队晋级省赛初赛。

(3)省赛初赛阶段:10月24日-10月31日。专家线上评审项目计划书,确定晋级省级决赛团队名单。

(4)省级决赛阶段:拟定11月2日。采取项目展示、答辩方式进行,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通过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s://cxcy.upln.cn/)进行报名。报名工作由团队负责人登录平台完成,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填报团队成员以及指导教师排序。报名通道截止时间为10月12日18点,校赛负责人将在10月23日中午12点前在平台完成省赛初赛团队的推荐工作,逾期未推荐的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参赛团队需在平台提交的材料:A类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赛道和C类智慧农业创业实践赛道提交项目书、项目展示PPT;B类智慧农业创新技术赛道提交可运行的创新技术(硬件或软件)的演示视频(MP4格式,不少于2分钟,100兆以内)、项目书及项目展示PPT;各赛道均须提交《参赛承诺和声明》(附件)。

(三)评审方式与细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组织竞赛评审工作。校园选拔赛评审工作由参赛院校自行组织。

2.省级初赛通过专家评委线上评阅项目计划书和项目PPT等材料,确定一、二等奖候选团队和三等奖团队名单,一、二等奖候选团队晋级省赛决赛。3.省赛决赛采用团队结合PPT进行5分钟项目陈述和3分钟答辩的形式,经过专家评委评审,确定一、二等奖获奖团队。

评审要点

1.整体创意:参赛作品在问题提炼整合、方案构思设计、硬件或软硬件开发等方面的综合创新水平;

2.应用价值:参赛作品方案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效果,产品(技术)、服务落地应用潜力、可推广性以及创业实践的可行性、价值与收益;

3.阐述程度:参赛作品描述说明的客观准确性、清晰度,以及对项目阐述的整体效果等。

三、竞赛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

地理科学系

四、申办院信息

(一)校赛负责人

(地理科学系)董老师:18642000360

(地理科学系)肖老师:15714128205

(二)指导教师与参赛同学须知

1.作品已在其他大赛获奖或已被采用作品不能参赛。

2.作品应为原创设计,报送单位、个人对其拥有完整版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

3.作品应符合赛事主题和内容,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单位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

4.同一件(系列)作品在一届大赛中只允许参加一个赛项。大赛不退还参赛作品。

5.各参赛院系应指派联系人及有关部门负责参赛事宜,对参赛作品进行校内筛选。

6.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请参赛院系指导教师及学生加微信群“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设计大赛”指导教师备注:学院+姓名+指导教师;学生备注:学院+姓名。相关事宜会在群内通知。

1535047508c2434faa46970fd6ac49be.png

相关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