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章程
(一)竞赛名称
2025第三届辽宁省大学生“活力城市”更新设计创新竞赛
(二)竞赛目的
本次竞赛面向全省高校在读本科学生,希望促进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公共卫生、数据科学、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交叉视角下探讨城市发展的问题。竞赛以沈阳市大东区文官街(健康路至劳动路段)为设计基地,聚焦城市街区“微更新”策略,探索如何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通过街巷空间重构、生活赋能、文化路径、视觉表情、文创传递等手段,实现老旧街区与当代城市生活的有机融合。课程强调“在地性”与“人本设计”,要求学生从物质空间、社会网络、文化脉络三个维度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三)竞赛主题
“特定环境下”的城市设计
街巷•历史•融城——文官街街区微更新设计
1.项目区位背景
文官街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七二四地区”(图1)。七二四厂,原为一家大型国营兵工厂,现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厂80余年。区域内现存大量日占时期历史建筑及社会主义工业时期公共建筑(如一五八医院、七二四文化宫、剧场等),厂区占据东北部,其西南部老旧住宅、新建现代居住小区、公共设施、城市绿地、城市仓储区、小型工厂等杂错相处,城市环境复杂。是城市文化基因与居民生活交织的典型区域。
2. 基地特征
基地范围:文官街1.2公里段,北起健康路,南到劳动路,南北贯穿七二四15分钟生活圈核心区(图2、3)。
现状问题(有待设计阶段深入调研):
①街巷空间:道路界面破碎,步行体验差,缺乏公共活动节点。
②历史记忆:工业遗产荒置,区域文化符号逐渐消失(图4、5)。1930年代日式底层住宅(局部残损)、一五八医院(功能闲置)、七二四剧场(局部烧毁)、七二四文化宫(市级历史建筑)。
③城市融合: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口外流,街区活力不足,业态单一; 公共空间匮乏、历史建筑活化不足。
图2大东区“七二四地区”15分钟生活圈
图3 基地范围(黄色填色区)
图4七二四剧场(文官剧场)
图5 七二四文化宫
(四)主旨要求
1.设计主旨
围绕“空间重构、生活赋能、文化路径、视觉表情、文创传递”五大核心议题展开设计:
①空间重构
--修复历史街巷的尺度与界面,协调新旧建筑关系,利用高差、转角、开合等创造更多变化与层次的空间;
--提出历史建筑(如七二四文化宫、七二四剧场)的适应性再利用方案,打开和创建街区与特色资源的空间联通。
②生活赋能
--植入社区服务、文化休闲功能,激活“15分钟生活圈”;
--设计多代际共享的公共空间(如口袋公园、市集广场),塑造亲切的尺度,通过艺术再造引入熟悉的生活体验。
③文化路径
--构建串联历史建筑的文化漫游路径:通过装置、构筑、铺装、光影等元素进行文化重组);
--强化场所叙事性;
--利用数字技术(AR/VR)增强历史场景体验。
④视觉表情
--创造街区形象色,赋予在地化的特征活力;
--设计标志性公共艺术装置,强化片区辨识度:通过创造统一的街区VI和标识系统,构成连续的视觉线索,建立街区的完整品牌性。
⑤文创传递
--策划文化IP(如“七二四工业记忆”),设计文创空间与活动,让公众可亲近、可参与;
-- 探索历史建筑与创意产业的共生模式,让街区更新可展示、可传递。
2.成果要求
①图纸数量(比例1:500-1:1000,A1图幅),4-6张;
②总平面图:标注历史建筑、新建/改造区域、公共空间系统;
③分析图:文化路径、空间结构、业态分布、人群活动模拟等;
④节点设计:新建及改建、增建建筑的立面设计、街巷界面设计、公共空间效果图;
⑤设计概念(200字);
⑥街区更新设计理论及更新策略(图文结合);
⑦社会参与机制(如居民共建市集、文化节策划,可以图文结合);
⑧多媒体展示(学习AI制作),3分钟动画制作或者交互式场景演示;
二、竞赛规则
(一)网上公布竞赛方案,详见竞赛官网、公众号、海报信息;
(二)竞赛限额
参赛单位总限项30项作品。
三、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一)竞赛报名截止时间:
2025.5.5(初定)
(二)报名及作品提交通道:
www.cdec.org.cn
(三)成果提交:
2025.05.25(初定)
1.成果提交:A1图幅,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邮件文件夹标题格式为“参赛作品标题+参赛者姓名”);同时文件夹中提交3分钟动画制作或者交互式场景演示,参赛信息(见注册信息)。
2.成果组织交流及评奖:2025.06.30
(四)附件
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竞赛面向全省高校在读本科学生,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及城市人居环境相关学科,鼓励交叉学科与交叉视角。
(二)每个参赛团队由2-4名学生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每个团队提交一份参赛作品。
四、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鞍山师范学院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
美术学院
五、其他
(一)校赛负责人
艾老师 1804115073
(二)咨询和收集材料人员
王彬语 1864155106
(三)材料发送邮箱
W13030757607@163.com
(四)指导教师与参赛同学须知
1. 作品已在其他大赛获奖或已被采用作品不能参赛。
2. 作品应为原创设计,报送单位、个人对其拥有完整版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
3. 作品应符合赛事主题和内容,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单位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
4. 各参赛院系应指派联系人及有关部门负责参赛事宜,对参赛作品进行校内筛选。
5.注册报名及成果投递邮箱: W13030757607@163.com(竞赛官网可以上传成果,但同时将成果发到竞赛指定邮箱,上传格式及信息与官网一致。)
6.竞赛相关附件下载方式:www.cdec.org.cn
7.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请参赛院系联系人 4 月 30日前加微信群“第三届辽宁省活力城市更新设计群”并修改备注:学院+姓名,如有相关事宜在群内通知
鞍山师范学院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