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服务指南

首页» 教育教学» 课程设置

大学生职业规划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其就业情况,认识到确立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主动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学会探索自我、探索职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决策,形成初步的个人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2、课程编号:T15011

3、英文名称:

4、开课学期:第1学期

5、学时学分:20学时、2学分,其中讲授20学时

6、课程性质:必修课

7、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在态度层面,应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并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在知识层面,应使大学生准确理解专业及其对应的行业、职业情况;了解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建设情况,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点、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状况。

在能力层面,应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等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依据课程的知识体系,结合培养目标,联系课程所涉及知识的理论前延和应用前景,确定课程的知识框架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明确知识点,用“了解、领会或理解、掌握、解决”等对知识点提出具体要求。教学大纲是选择教材的依据,不能先确定教材,再依据教材的章节内容确定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点列全,列出必要的阅读参考资料。有课程中实验环节的,参照独立设置实验课列出题目,说明实验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导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认识大学及大学生活;

2.职业对个体的重要意义;

3.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职业类别及其就业现状;

4.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5.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教学要求】

1.明确我国大学教育的任务、方针、基本制度和大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了解生涯规划的主要理论;

3.理解大学生涯规划的理念。

【阅读参考资料】

1.《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

2.《一种有效的职业规划思考模式》

3.黄俊毅、沈华玉、胡潇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自我认知(4学时)

【教学内容】

1.能力及其与职业的关系,能力的评定方法;

2.兴趣及其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3.人格及其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

4.价值观及其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5.职业期望的形成。

【教学要求】

1.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

2.学会用正式和非正式评估方法探索自我;

3.结合自我探索结果,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阅读参考资料】

1.《郭晶晶:赢在职业兴趣》

2.《你内心的真实世界》,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三)社会职业认知(4学时)

【教学内容】

1.我国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2.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及其影响因素;

3.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建设与人才需求情况;

4.职业信息:职业环境、职业素质要求、职业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

5.职业信息获取:社会、政府、学校、家庭、朋友、社区及媒体等资源。

【教学要求】

1.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

2.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建设及其人才需求情况,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为职业决策提供外部参照。

【阅读参考资料】

1.姚裕群、曹大友:《职业生涯管理(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各类组织(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李宁.企业对职场的新人才标准.国际人才交流,2004,5

3.《未来十大热门行业》,中国企业网

(四)职业决策(4学时)

【教学内容】

1.职业决策类型,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2.决策的主要方法:平衡单法、SWOT分析法、CASVE分析法等方法;

3.做出职业决策,确定目标职业;

4.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撰写职业规划书;

5.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与修正。

【教学要求】

1.了解职业决策类型和影响因素;

2.掌握决策方法,思考并改进决策模式;

3.将决策能力应用于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

【阅读参考资料】

1.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赵北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5期.

(五)大学生涯规划与管理(4学时)

【教学内容】

1.职业素质的培养: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

2.大学生涯管理:健康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

3.目标职业对知识、态度和人格特征方面的要求;

4.目标职业对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的要求;

5.其他发展途径的基本要求(考研、留学、创业等);

6.根据个人发展目标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涯发展规划。

【教学要求】

1.全面提升个人素养,学会自我管理;

2.了解目标职业等发展途径的基本要求;

3.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为胜任未来职业、实现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参考资料】

1.《比尔·拉福职业选择之路》

2.《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案例——目标职业:心理咨询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奖作品

四、实施建议

1.本课程采用集体备课,合班上课,讲授、讨论、录像、实践教学训练等相结合。

2.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同学们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五、考核要求

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具体的标准为:课堂平时表现情况占总分的20%,课后作业情况占总分的40%和随堂考试占总分的40%(评分标准以考核小组确定为准)。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唐国华、刘铸、刘献文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相关附件

TOP